发布时间:2025-07-01 阅读量:19
1
事件核心
EPPO“卡吕普索行动”的跨国执法风暴
2025年6月26日,欧洲检察官办公室(EPPO)联合14国发起代号“卡吕普索(Calypso)”的突击行动,在希腊、西班牙、法国、保加利亚同步搜查101处目标,摧毁一个利用中远海运控股的比雷埃夫斯港走私中国商品的跨国犯罪网络。
行动查获580万欧元现金、7133辆电动自行车、3696辆电动滑板车及480个涉案集装箱,逮捕10名嫌疑人(含2名海关官员),涉案金额高达7亿欧元(其中逃税2.5亿欧元,增值税欺诈4.5亿欧元)。
犯罪网络通过虚假申报商品价值、伪造文件、低报归类(如将高关税商品伪报为低税率类别)等手段,将纺织品、鞋类、电动交通工具等中国商品非法输入欧盟市场。
货物经比雷埃夫斯港入境后,储存于犯罪组织控制的仓库,再通过虚假文件分销至法、意、西等国。此案暴露了中欧关键物流节点的监管漏洞,也预示欧盟对中国商品的查验将进入高压时代。
02
EPPO的执法逻辑
为何此次行动预示对华商品严查?
职能定位专攻“损害欧盟财政利益”的重案
EPPO作为欧盟独立公诉机构,核心任务是打击欺诈、洗钱及跨境增值税(VAT)欺诈(单案损失超1000万欧元)。
其调查权覆盖22个成员国(丹麦、匈牙利等5国未加入),可直接协调多国检察官跨境取证。
2023年其立案1927起,涉案金额达192亿欧元,其中三分之一涉及虚假文件欺诈。此次7亿欧元大案符合其“重拳目标”。
技术升级跨境协作效率质变
EPPO通过“单一司法管辖区”机制突破传统司法壁垒:一国检察官可直接指令他国同事执行搜查、冻结资产等行动,无需冗长司法互助流程。欧盟法院2023年明确支持该机制合法性。
同时,EPPO与Europol(欧盟刑警)、Eurojust(欧盟司法合作组织)共享“hit/no-hit”数据库,实时匹配可疑交易。
此次行动横跨14国同步收网,正是这一机制的实战验证。
政策导向填补小额商品免税漏洞
2025年2月,欧盟委员会已宣布取消150欧元以下包裹的免税政策,矛头直指中国电商平台(如Temu、SHEIN),因91%的低价包裹来自中国。
新规要求平台代缴VAT,并推出“产品安全扫描”系统,在发货前电子筛查商品风险。
EPPO此次行动与海关政策形成合力,标志欧盟从“被动征税”转向“主动拦截”。
03
风险聚焦
中国商品三大高危领域关税欺诈重灾区
纺织品与电动交通工具
本案查获商品集中于纺织品、电动自行车、滑板车,这些品类因欧盟高关税(自行车达48%)成为“虚假归类”重灾区。
EPPO数据显示,2024年近20%的欺诈案涉及“伪报HS编码”,将高税率商品申报为低税类别。
增值税欺诈
利用“旋转木马”漏洞
犯罪组织通过“carousel fraud”(旋转木马欺诈)循环交易:A国公司以“零增值税”向B国出口商品,B国公司销售后消失不缴税。
欧盟VAT缺口年均超1500亿欧元,EPPO已要求成员国推广“分账支付”(Split Payment),将税款直接划入税务账户,切断企业挪用可能。
洗钱路径
犯罪收益跨境转移
本案赃款通过“多层空壳公司”和虚拟货币流向中国。
EPPO 2024年报强调,将强化与中、美等国的金融情报共享,未来中国企业的境外账户流水可能被重点筛查。
04
趋势预判
中欧贸易监管新常态
1.查验率陡升:英国已宣布非欧盟商品查验率从3%提至5%,欧盟预计跟进;
2.重点品类监控:电动交通工具、快时尚、电子产品将面临EPPO“标签真实性+税务一致性”双核查;
3.港口责任加重:中远需强化比港的智能海关协作,部署区块链报关系统,否则可能面临欧盟“连带追责”。
7亿欧元走私案绝非孤例。随着EPPO扩权、欧盟海关改革及中国《增值税法》落地(2024),中欧贸易已迈入“合规成本重构期”。
End.
原创文章:《7亿欧元走私案震动中欧贸易!中国商品迎最严海关时代》,作者:无忧海外仓。不经允许请勿转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oyoparcel.cn/news/2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