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9 阅读量:12
8月2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比4的投票结果作出历史性裁决,认定特朗普政府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多国征收的关税缺乏法律依据。
这一判决不仅动摇了美国单边贸易政策的合法性基础,更可能为长期受压制的中国跨境电商行业打开战略机遇窗口。
2025年8月29日将成为全球贸易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合议庭经过激烈辩论,最终以明显优势裁定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大部分全球关税措施非法。
判决书明确指出,《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的文本从未明确授权总统可以单方面加征关税,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属于"明显的职权越界"。这一裁决维持了此前下级法院的判决,标志着司法系统对行政权力扩张的明确制衡。
值得注意的是,法院给予了45天的缓冲期——裁定关税措施可以维持到10月14日,以便美国政府向最高法院上诉。特朗普迅速在社交媒体回应,称裁决"充满党派偏见",并誓言将"在最高法院的帮助下"继续抗争。他警告称取消关税对美国将是"彻底的灾难",并继续为其贸易政策辩护。
这一司法判决发生在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关键时期。
2025年1月重返白宫后,特朗普迅速兑现竞选承诺,以芬太尼问题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随后又在4月8日将税率从34%骤然提升至84%,引发中方对美农产品125%的报复性关税。
这场不断升级的贸易冲突已波及电动车、芯片、农产品等关键领域,被WTO称为"系统性破坏措施"。
在此背景下,司法系统的干预为紧张的国际贸易局势提供了难得的缓和契机。
此次判决的重要意义,必须回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演进轨迹。
2018年,特朗普政府首次以"国家安全"为由,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随后又根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款,对中国发起"不公平贸易行为"调查并加征关税。这些措施开创了战后美国滥用"国家安全例外"实施贸易保护的先例。
进入第二任期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更趋激进。2025年的关税大棒不仅挥向中国,还涵盖了传统盟友。
8月7日,美国对日本商品加征15%"对等关税"生效,引发日本首相石破茂罕见公开谴责,要求美国"立刻修改总统令"。同样遭受打击的欧盟、加拿大等盟友虽属美墨加协定成员,却仍被纳入加税名单,导致这些国家内部保守派掀起质疑声浪。巴西则被要求"全面开放市场"并增加特定美国商品采购,被当地媒体批评为"勒索式谈判"。
这种无差别攻击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联合反制。WTO在2025年7月的贸易监测报告中明确判定,美国基于"232条款"和"301条款"实施的关税违反多边规则。
中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报复性措施,形成了针对美国的"关税包围网"。
尽管司法裁决带来曙光,但贸易环境的根本性改善仍需时日。最高法院的最终判决、国会立法动向以及11月中期选举结果都将影响局势发展。
若特朗普政府通过新立法恢复关税权,则行业将面临更复杂的合规环境。提前布局海外本土化运营的企业将获得先发优势,而依赖单一模式的企业可能遭遇生存危机。
End.
原创文章:《特朗普关税被判非法:中国卖家或迎战略机遇期》,作者:无忧海外仓。不经允许请勿转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oyoparcel.cn/news/2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