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1 阅读量:199
距离4月2日美国关税政策全面生效仅剩不到24小时!这场被业内称为“核弹级冲击”的贸易变局,已引发全球供应链的剧烈震荡:
1.成本飙升预警:25%关税叠加清关成本暴涨,部分商品利润归零;
2.物流瘫痪风险:T86清关通道关闭后,美国海关预计积压货物超200万单;
3.卖家生死抉择: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发出“紧急备货令”,要求中国卖家在3月25日前完成入仓,否则面临断货下架。
多家跨境电商企业以及美国路向的国际物流服务商都全员进入“战时状态”,提前调整物流方案并告知客户。
这场风暴不仅关乎成本,更可能彻底改写全球贸易规则。
01.北美供应链断链
25%关税直击墨西哥、加拿大
特朗普政府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自4月2日0点起,无过渡期、无豁免清单执行以下政策:墨西哥:所有进口商品(包括汽车、电子、农产品)征收25%关税;
加拿大:非能源类商品(机械、木材、乳制品)税率从10%飙升至25%。
冲击案例:通用汽车(GM)决定在2025年3月3日之前减少约1000名在墨西哥运营的电动汽车生产工厂的工人,北美汽车零件价格一夜暴涨40%。
02.对等报复升级
中、欧、印商品遭精准打击
根据3月4日国会演讲细则,4月2日0点同步生效的报复性关税包括:中国:电动汽车关税从10%→20%,纺织品、家居用品加征15%“不公平贸易附加税”;欧洲:德国汽车零件、法国葡萄酒、意大利奢侈品税率提至25%;印度:钢铁、纺织品税率锁定25%,印方称将对iPhone征收50%关税反制。
03.T86清关终结
免税时代或将落幕
美国东部时间4月2日0点起,800美元以下进口商品免税通道(T86)或将永久关闭,所有包裹需正式报关(T01)且追溯执行至4月1日0点到港货物。
这也就意味着:1.成本核爆:一件成本30,售价80的连衣裙,关税+报关费将吞掉$19利润;
2.时效崩塌:小包直邮从7天延长至21天,独立站卖家退货率恐突破50%;
3.合规雷区:美国海关启动“猎狐行动”,误报HS编码或货值者面临货件销毁+平台封号。
01
暂停不收货上海某货代的“休克疗法”上海某头部货代企业自3月25日起暂停接收所有美国线路包裹,成为行业首个采取“休克疗法”的案例。
该企业公告称:“未有及时发运滞留在国内仓库,如有关税产生本司会向客户收取,或按客户要求退回。”
02
收货不发货ACE系统升级的必然性与战略意义不少货代公司选择了“收货后暂存仓库”的折中方案,“为规避不必要的查验及额外费用,3月29日之后揽收的货物,我同将统一存放于仓库,暂不进行操作处理。”某国际物流公司通过仓储缓冲期降低查验风险,同时将关税成本转嫁给客户。
行业普遍共识是:若T86保留,货物按原价结算;若取消,则按新税率+20元/票手续费重新报价。
不过,仓储成本与资金占压仍是潜在痛点。以日均处理10万票的企业测算,单日仓储费用可能超50万元。
03
照常发货高风险博弈与差异化生存少数企业坚持“照常运营”,主要服务两类客户:一是高毛利商品卖家(如电子产品),可承受关税成本上浮;二是急需补货的海外仓客户。
01清库存大逃杀:宁可流血,绝不压货
0.1折甩卖:Temu部分家居用品标价$0.99,美国用户疯抢致服务器宕机;
金融豪赌:深圳卖家抵押房产套现$200万,用今日销售额对冲明日关税;
02身份洗白:24小时极速“去中国化”
产地魔术:实际上,在过完年后,已经有多家跨境电商公司选择在越南等地设立分公司,将货物转至境外“加工”,原产地从“Made in China”改为“Made in Vietnam”;
公司漂白:某中国香港海外工商中介推出“$2999包注册美国公司+银行账户”服务,4小时出证;
物流洗单:经马来西亚、巴拿马“三重转单”,物流面单显示发货地为“新加坡”等地。
03技术核武:AI篡改、关税黑客
AI换标:上传商品图自动生成“美国合规标签”,被平台AI审核标记为高风险;
关税模拟器:海外公司开发关税模拟器,输入商品参数实时计算4月2日后总成本。
当洛杉矶港的货轮鸣响汽笛,当亚马逊仓库的扫描枪划过最后一批免税商品,这场由25%关税引发的链式反应才刚刚开始。
对于中国卖家而言,4月2日不是末日,而是一场残酷的达尔文式进化——要么在成本绞杀中消亡,要么蜕变为真正的全球化物种。
“活下去,就有资格定义下一个时代。”
美国关税明天将走向什么样一个局面,让我们拭目以待。
想了解近期美国路向物流报价,欢迎添加下方客服微信进行咨询。
原创文章:《美国关税核爆倒计时:25%关税+T86清关豁免终结,中国跨境卖家最后一搏!》,作者:无忧海外仓。不经允许请勿转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oyoparcel.cn/news/2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