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8 阅读量:13
2025年11月13日,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会议通过一项重大决议:原定于2028年实施的"取消150欧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将提前至2026年执行。
这一决定意味着沿用数十年的小额包裹免税通道将被彻底关闭,中国跨境电商每年约46亿件发往欧盟的包裹(占欧盟跨境包裹总量的91%)将面临全面征税。
欧洲理事会以"情况紧迫"为由加速政策落地,直接针对近年来爆发式增长的中国低价直邮商品。
据欧盟海关统计,2025年每天有超过1200万件中国小包裹进入欧盟市场,其中绝大多数通过150欧元的免税门槛规避关税。
若新政正式实施,每件中国直邮到欧盟的小包裹将征收2欧元统一关税(仓储模式包裹0.5欧元/件),这对Temu、Shein、AliExpress等依赖低价策略的平台构成系统性挑战。

根据相关文件显示,目前新政临时措施预计分为两个关键阶段:2026年1月:取消150欧元以下包裹关税豁免2026年4月:实施收取2欧元/件统一海关手续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关税计算采用"申报价值与实际价值孰高"原则。若海关怀疑低报价格,有权按同类商品欧盟市场价核定税基,这对9.9欧元包邮类商品冲击最大。
- 1 -成本结构变化
小包裹关税豁免的取消,直接导致中国跨境电商卖家在欧盟市场的销售成本上升。
以往,价值150欧元以下的商品可以免征关税,这使得卖家能够以更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然而,新政实施后,这些商品将需要缴纳关税,进而推高终端售价。
- 2 -利润空间压缩
成本的上升直接压缩了卖家的利润空间。在竞争激烈的跨境电商市场中,价格战是常态。
新政实施后,卖家若想保持原有的价格优势,就必须自行承担关税成本,这将严重侵蚀其利润。而若选择提高售价以转嫁成本,则可能面临销量下滑的风险。
- 3 -供应链调整压力
面对成本上升的压力,中国卖家可能需要调整其供应链策略。一方面,可能寻求与供应商谈判,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需考虑将生产或仓储环节转移至欧盟境内,以规避关税。
然而,这些调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对于中小卖家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物流成本上升
关税的增加不仅会影响商品的销售价格,还会间接推高物流成本。为了应对关税成本,卖家可能会选择更经济的运输方式,如海运而非空运,以降低单位商品的运输成本。
然而,这可能会导致运输时间延长,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同时,海运成本的波动也可能进一步增加卖家的运营风险。
2.航运格局或生变
随着关税政策的调整,欧盟航运市场可能会迎来新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低价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下降,部分卖家可能会减少对欧盟市场的出口,导致航运需求减少;另一方面,为了规避关税,一些卖家可能会选择通过第三国中转的方式进入欧盟市场,这将增加航运的复杂性和成本。
除此之外,欧盟司法专员迪迪埃·雷恩代尔透露,海关抽查发现38%的低价包裹存在虚报价值、错误分类等问题。部分商品(如含铅玩具、易燃服饰)甚至违反欧盟安全标准。
卖家未来同样需要注意货值的申报,以免遭至海关的扣押。
原创文章:《及时关注!欧盟小包裹关税豁免政策取消或将提前至26年1月》,作者:无忧海外仓。不经允许请勿转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oyoparcel.cn/news/2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