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03 阅读量:16
5月28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一纸裁决宣布特朗普关税违宪;29日,联邦上诉法院紧急叫停判决,让关税“起死回生”。
短短24小时,美国司法系统上演了一出“法律变魔术”,政策摇摆速度堪比华尔街的股票行情。
中国卖家看着后台订单和库存数据,只能苦笑道:“这届美国政府,比618的促销规则还难预测。”
01
美国政策朝令夕改,司法系统成“政治旋转门”
5月28日深夜,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以“总统越权”为由,裁定特朗普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等加征的关税违法,要求立即停止执行。然而,特朗普政府连夜向联邦上诉法院提交“紧急请求”,声称撤销关税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不到24小时,上诉法院便推翻原判,让关税“满血复活”。
讽刺的是,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在彭博采访中得意宣称:“我们完全预料到了这个结果。”——原来,这场法律战的胜负早被写进剧本,司法程序不过是政治博弈的提线木偶。
更荒诞的是,这场“关税拉锯战”的法律依据本身充满矛盾。国际贸易法院指出,特朗普援引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并未授权总统无限制加税,但上诉法院却以“国家紧急状态”为由,强行赋予行政权超宪法特权。
02
中国卖家囤货、改道、换马甲,被迫上演“极限求生”“
囤货潮”与“清仓劫”
5月14日美国宣布加税后,Temu、SHEIN等平台订单量暴增,卖家疯狂囤货以规避后续成本。然而,关税的突然暂停与恢复,让囤积的货物成了烫手山芋。
一位深圳卖家吐槽:“上周还在加急发货,这周就得算着库存等政策,比炒币还刺激。”
供应链“乾坤大挪移”
为应对关税冲击,巨头们纷纷“变道求生”:Temu暂停中国直发美国业务,转向本土仓库;SHEIN将生产线转移至土耳其、墨西哥;中小卖家则涌向东南亚市场,招募多国主播推销“中国制造”。然而,海外仓成本飙升、物流时效下降,让利润空间被挤压殆尽。
“关税每波动1%,我们的利润率就砍掉0.5%。”一位义乌商家表示。
“合规焦虑症”蔓延
美国海关政策的“补丁式调整”更令卖家头疼。例如,特朗普4月2日行政令取消中国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导致直邮小包模式濒临崩溃,Temu被迫推行“半托管”模式,要求卖家提前备货海外。
一位杭州卖家哀叹:“去年研究亚马逊算法,今年研究美国宪法,跨界学习压力太大了!
03
美国自伤供应链震荡,消费者为政治闹剧买单
特朗普政府以“保护美国经济”之名加税,却让本国企业和消费者沦为牺牲品。
1.企业成本“火箭式蹿升” :若苹果产品转至美国生产,单件成本将飙升至2万元以上;
2.消费者“恐慌性囤货” :美国中产家庭为应对关税导致的物价上涨,开始囤积家具、电子产品甚至日用百货。
更讽刺的是,加州的诉讼直指特朗普关税造成“直接且无法弥补的损害”,连美国本土州政府都看不下去这场闹剧。
美国关税的“仰卧起坐式”调整,暴露了其政治体系的短视与混乱。对中国卖家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倒逼行业升级的契机。
毕竟,能在美国政策“过山车”上存活下来的企业,早已练就了“全球游击战”的生存智慧。
只是,当白宫下一次再按下“法律重启键”时,不知又有多少中小卖家会被甩出赛道。
原创文章:《美国关税“过山车”再飙车,中国卖家:求您先系好安全带》,作者:无忧海外仓。不经允许请勿转载,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oyoparcel.cn/news/2292.html